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证书的靠谱性需结合其历史背景、当前政策及行业实际需求综合判断,该证书在现行政策下已不具备官方权威性,但在特定场景下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证书的历史背景与政策变化
1. 原造价员制度
2005年,原建设部发布《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设立造价员资格,分为初级、中级、三个等级。造价员需通过并满足一定工作年限要求,证书由地方造价管理协会或机构颁发,在行业内曾被广泛认可。
2. 政策调整与证书取消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造价员资格被正式取消,不再作为行业准入或执业资格。
替代方案:原造价员可转而考取二级造价工程师(需通过全国统一),或直接考取一级造价工程师(需更高和工作经验)。
二、当前“造价员证书”的实际情况
1. 官方层面
已失效:原造价员证书(包括)自2016年起不再具备法律效力,无法作为执业资格或职称评定的依据。
无更新机制:国家未设立“造价员”的升级或延续,现有证书均属历史遗留。
2. 市场层面
部分机构宣传:一些培训机构可能以“造价员”为噱头招生,但此类证书多为培训结业证或内部认证,与原官方证书无关。
企业认可度:多数正规企业招聘时更看重造价工程师证书(一级/二级)或实际项目经验,对“造价员”证书认可度极低。
三、证书的潜在价值与风险
1. 有限参考价值
个人能力证明:若证书为早期通过正规取得,可侧面反映持证人曾具备一定造价基础知识,但需结合其他资质(如造价工程师证书)或项目经验综合评估。
企业内部使用:部分小型企业或非正规机构可能将其作为内部晋升或薪酬参考,但缺乏行业通用性。
2. 主要风险
宣传:警惕机构以“”“挂靠”等承诺诱导报名,此类证书可能违规操作。
法律风险:若使用已取消的证书从事造价咨询等业务,可能面临监管处罚。
四、建议与替代方案
1. 考取正规证书
二级造价工程师:适合初学者或转行者,难度较低,是进入行业的敲门砖。
一级造价工程师:需更高和工作经验,但含金量更高,适合长期发展。
2. 提升实操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习BIM技术、掌握造价软件(如广联达、斯维尔)等,增强核心竞争力。
3. 关注行业动态
定期查阅住建部、人社部等官方文件,避免被过时信息误导。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证书在政策调整后已失去官方效力,其“靠谱性”需谨慎看待。若您希望从事造价行业,建议优先考取二级/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并注重实操经验积累。对于已持有的原造价员证书,可将其作为个人经历的一部分,但不宜过度依赖其作为职业发展的核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