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电导治疗仪——超声透药仪
2010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公布: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平均8瓶/人,远高于国际上的2.5-3.5瓶水平。
2011年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播出《输液,为何泛滥成灾?》专题节目,重点揭露:临床静脉输液的滥用现象及其背后的现实原因,并引用具体数据深刻阐述静脉输液存在的潜在危险。一时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口服药占50%以上,肌肉注射占30%-40%,输液占10%左右。静脉滴注给药规定比重为何如此低呢?深究其原因,与静脉输液存在的临床潜在危险密不可分!
静脉输液的危害
不良反应:国内每年60%左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发生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畏寒、发热、水肿等,静脉输液亦可能导致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破坏血管:静脉输液的“安全次数”为≤100次;“临界次数”约为500次;“极限次数”约为1000次。在某一部位的血管上,输液次数<100次:对输液无影响;<500次:相对安全;﹥1000次:对再输液造成困难,血管完全闭塞。对于需长期输液的部分患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不可避免的微粒传染:微粒是指药液中肉眼观察不到的小颗粒杂质,其进入人体后,因不能被吸收将伴随人的一生,医学上称之为“微粒污染”。较大的微粒可直接栓塞血管,还可引起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抗生素滥用:滥用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其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调查显示:我国门诊输液的药物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抗生素药物;第二类是治疗心脑血管等老年病的药物;第三类是其他疾病用药,如抗过敏药物等。三类中,抗生素类药物占绝大多数。分析认为:70%用于医疗目的的注射是不必要的,或者可以通过口服给药代替。
因静脉输液极易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为响应国家全面停止静脉输液的号召,全国各省市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应对静脉输液。由于省市过多,这里仅列举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省份。
安徽省:
2014年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医疗机构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滴注”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静脉输液,并确定部分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轻度结肠炎、小型体表清创术后等53中疾病。
江苏省:
2015年11月11日,江苏省卫计委发布《转发
浙江省:
2016年1月11日,浙江省卫计委颁布《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倡导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外)率先全面停止。
江西省:
2016年2月22日,江西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药械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用械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门诊输液管理,从严格控制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实现门诊输液数量和比例逐步减少。对于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鼓励探索取消门诊输液服务。
第三代给药技术——超声透药仪
超声透药仪综合利用超声波、电致孔、电压脉冲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药物的经皮透入(药物透皮深度达8-12厘米,透药面积为15-20平方厘米),从而达到靶向给药、靶向治疗的目的。
产品特点:
1.定位给药
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可直接在病变部位组织外迅速形成药物聚集和浸润,并达到药物有效浓度,直接迅速发挥药物的作用。
2.靶向给药
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反应。
3.生物利用度高,减少总用药量
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体内避免药物在胃肠被消化酶破坏、分解、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在体内转运过程中的代谢,进入体内的药物有效成分被直接利用。
4.使用范围广,可透入多种药物和联合用药
据FDA认证,目前包括抗生素、抗癌药、镇痛药在内的9大类300余种药物均可使用。
5.收费编码完善,无后顾之忧
340100017超声波治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420000013中医定向透药方法、340100010中频脉冲电治疗、430000023 穴位贴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