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胃肠多功能治疗仪
ICU常见腹泻的原因
肠内营养引起的腹泻:是ICU常见的腹泻原因,降低输注速度、浓度、和输注量后症症缓解。后期可采用胃肠动力治疗仪进行改善治疗。
感染性腹泻: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粪便常规检查有脓细胞或红细胞,粪便培养查到沙门氏菌等,经应用抗菌素治疗后腹泻停止。ICU患者病情重,免疫功能差,长期应用制酸剂,导致胃液酸度下降,有利于细菌移位到肠道,引起感染性腹泻。
研发背景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是指以胃肠运动功能异常为主要原因的一类疾病。功能性胃肠病(FGID)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临床表现,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并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或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症状的一组慢性和复发性胃肠道疾病。DGIM/FGI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迄今为止尚无治疗方法,其治疗主要依赖促胃肠动力、抑酸、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或内脏感觉调节和心理认知调节。但药物疗法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疗效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治疗原理
研究发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区域可以驱动胃肠平滑肌收缩、控制胃肠道基本生物电节律,医学上称这一特定区域为胃肠道起搏点。从起搏点发出的电信号可促使胃肠道的蠕动,并刺激胃液(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胃肠电节律异常时,常会出现胃痛、胃胀、胃食管反流、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症状。
基于胃肠起搏点的电活动可被外加电流刺激所“驱动”这一特点,通过对胃肠起搏点施加正常节律的拟生信号,促使其产生“跟随-谐振效应”,触发胃电慢波、改善胃电参数、纠正异常胃电节律、增强胃肠蠕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功能性胃肠疾患的目的。
适用范围:用于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与改善。如: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胃轻瘫、功能性等。
注:
1.以上信息均出自产品注册证,可在国家药监局上进行查询。目前市面上很多同类产品,彩页上宣传的产品名称为“XX胃肠XX治疗仪orXX胃肠治疗平台/系统”,但其注册证上的产品名称却是“中低频治疗仪”、“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中频电治疗仪”。从产品名称就可以分辨出这些产品并不是专注用于胃肠功能疾病的治疗,而只是普通的中低频理疗仪,效果远没有他宣传的那么美好。
2.从产品的适用范围上看,以上“中低频理疗”类的产品并没有针对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作用。其彩页上宣传有这方面的疗效,但其注册证中描述多是“对XX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或对XX具有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并且这些作用要么与胃肠不相关,要么打打擦边球。如某产品注册上适用范围的描写是这样的:对肌肉劳损、肩周炎、盆腔炎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的作用。对术后肠粘连具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对术后肠麻痹、、胃下垂具有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选择产品必须要认准注册证不能只看厂家的宣传彩页。
二、项目优势
1.技术:
该产品基于“体表胃肠起搏”的基本理论,采用“音乐电”[1]技术模拟起搏信号,使刺激信号更接近人体自然规律,更易被胃肠所接受。通过对胃肠起搏点的刺激,纠正异常的胃电节律或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从而驱动胃肠道有节律的蠕动可促进胃液与各种消化酶的分泌,缓解和消除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体表胃肠起搏理论是由体内胃肠起搏演变而来。美国在90年代就已开展了体内胃肠起搏治疗(类似心脏起搏术)并取得了令人的效果。由于体内起搏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到胃部并长时间滞留体内,导致技术较复杂成本高受众少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国内的欧阳守教授就将此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体表起搏的概念。其核心仍然是基于胃肠起搏点的电活动可被外加电流刺激所驱动这一特点。只是施加刺激电流的方式从体内植入电极变成了体表贴敷电极。治疗方式从直接刺激胃肠起搏点变成了间接刺激,驱动作用有所减弱,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同样可以修正紊乱的胃电活动,达到调节胃肠道功能的目的。由于该方式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实施、风险小成本低,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