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治疗仪生产厂家
据WGO(世界肠胃病学组织)有关数据统计,全世界胃病患者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5亿上升到现在的3亿,胃肠疾病已经成为广泛影响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常见病之一。我国胃肠病患者总人数已近1.2亿.
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胃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高,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世界上每年死于胃肠病的人数都在1000万以上,仅因腹泻死亡的人就高达400多万。胃肠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会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穿孔甚至癌变。
作为常见、高发病症,胃肠病不仅使人承受机体痛苦,还会在体内堆积毒素,阻断人体营养来源,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并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贫血、糖尿病等,可谓胃肠有病,百病丛生!
胃肠起搏点定义:
胃肠道的某一特定区电活动,可以驱动胃肠平滑肌收缩和控制胃肠道基本生物电节律,医学上称这一特定区域为胃肠道起搏点(Pacemaker)。
工作原理:
迈通胃肠动力治疗仪基于胃肠起搏点的电节律活动被外加的不同频率电流“驱动”,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模拟正常的胃肠生物电信号,选择适宜的起搏参数,通过体表贴敷电极,作用于胃肠起捕点,并使它产生“跟随谐振”效应,从而纠正异常的胃肠电节律或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促使胃场产生足够有效的节律性收缩及推进运动,缓解或消除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胃肠动力治疗仪起搏优势:
传统的拟生电信号为标准的方波或三角波(可调参数少)且不能很好的模拟正常胃电信号,其对胃肠起搏点的刺激作用较弱,易产生适应性,起搏点疗效单一且不持久,不能满足临床个体化精细治疗的需要。
胃肠动力治疗仪临床症状:
胃轻瘫综合征
临床表现:早饱、餐后中上腹饱胀、长期恶心、发作性干呕或呕吐、体重减轻和胃排空明显延缓。
适用范围:糖尿病性胃轻瘫和各种胃部手术所致的胃轻瘫等。
发病机制:胃动力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
效果:能抑制糖尿病胃瘫患者的异位起搏点,使异常胃电正常化,加速胃排空,降低呕吐频率,缓解上腹部症状,尤其对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的改善更为明显。
胃起搏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主动进食,不再依赖静脉或肠道外营养,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肠电节律紊乱综合征
临床表现:间歇发作性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早饱,少数由于胃潴留而用腹胀。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
适用范围:腹部手术后,如胆囊切除术、食管裂孔疝修复术或幽门成形术,以及重度糖尿病自主神经广泛受损。
发病机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精神因素、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及胃肠内分泌等改变有关。
效果:我们的研究证明胃肠起搏能逆转异常的胃肠电活动,建立正常的胃起搏模式以加速胃排空,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
顽固性恶心和呕吐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贫血,消瘦,乏力,上腹疼痛,呕吐反复发作较剧烈,早期呕吐为食物,胃液或胆汁,之后呕吐物呈棕色或浅绿色,晚期呈粪质样,带恶臭味,呕吐后腹痛常无明显减轻
发病机制:胃动过速,胃起搏电位不稳定,胃电节律失常,餐后餐前主功能比值不增加等。
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胃起搏可纠正异常胃电节律,改善这些症状及胃排空障碍,成为治疗顽固性恶心和呕吐的一种新方法。对严重顽固性恶心、呕吐患者采用起搏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降至低。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但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
发病机制: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胃肠动力异常。
效果:胃肠起搏可纠正异常的胃肠电活动,改善胃排空功能,调节肠道的传输时间,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嗳气、便秘与腹泻等。近50%的患者有胃固相物排空延迟,其中60%存在胃电活动异常。
效果:胃肠起搏可诱发规则慢波节律,促使胃肠平滑肌蠕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