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琉璃阁东周墓地的国别有卫国公室说和晋国范卿说。有学者对琉璃阁范卿墓地提出质疑,本文就学界颇有争议的几个实质性的问题展开辩论。太原赵卿墓(M251)墓主有简子说和襄子说。年太原金胜村发掘的M67M673等墓,墓主为赵卿的属臣,时代与赵卿墓相当,从而佐证1988年发掘的M251墓主为赵鞅(?─前475年)。赵卿墓地年代的确定,为琉璃阁西区M7M7M1墓主头向东的大墓年代判定提供了依据。近几年,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方法,即通过利用铜器微量元素、合金元素以及铅同位素来探究金属的流通。结合牛津研究体系与已有的商周青铜器微量元素及铅同位素数据,可以获取商周时期铜铅资源流通网络与合金技术的新信息,进而有助于深入探究商周时期不同地区的青铜生产与流通。今日照市春秋时属莒国领域。8年3月日照市东港区首次发现春秋时期樊国铭文青铜器,这是继山东发现黄国伯克盆、陈国大丧史仲高钟铜器后的又一次新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莒国与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7年,焦作市中站区出土了靳德茂墓志及彩绘陶俑。通过对墓志的考释可知,其与《东庵集》等文献所记载内容较为一致。它们可以验证元朝的某些历史事实。这批出行方阵彩绘陶俑,明显具有蒙古文化特征。这些出土文物,对元代医政、选官制度以及怀孟路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流散海外的小臣艅犀尊、小子卣和小子□簋同属殷末青铜器,其铭文提及"来征夷方"、"望夷方 "与"伐夷方"等内容,通过铭末记年及关键人物"夷方",又能和上海博物馆藏甲骨系联。本文透过三器铭文和卜辞中所见殷末征夷方内容,钩沉帝辛十五祀征夷方过程、路线及参与人员等史实。得知此次战役时间由帝辛十四年十月延续至十五年四月,历时约九个月。过程为兵分二路,由小子先至堇地,观察监视夷方的动静,商王根据回报在地做出了戔夷方的决定,并随后率领臣属与多侯展开征伐行动。另一方面 在上命令小子□征伐夷方,与王师会合。由征伐途经地点来看,商王国和夷方伯可能交战于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之间的区域。75年,在湖北省竹山县城北郊的胡家坡汉代墓地出土一件金带扣,本文就这件金器的纹饰渊源与文化性质进行分析考证。通过与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埶墓出土同类型金带扣比较发现,左右两件金带扣外加一枚金穿针,才是完整的一套金带扣;竹山出土的这件金带扣仅为右侧的一件,3件小型动物金扣饰,应为其附属的缀饰,由此搞清了此类型金带扣的基本形制与使用方法。这件金带扣的纹饰特征同北方草原文化极为相似,但可能并非来自北方草原地区,而是中原金匠在吸收草原文化因素后模作的,这有力证明了北方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件金带扣的发现,为研究鄂西北汉代考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器体四隅为视点中心形成中轴对称的结构布局是商周时期方形青铜礼器的重要装饰方法之一,此类装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兽面纹玉琮,商代早期开始用于装饰方形青铜礼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继续存在,西周中期逐渐消失。统治者在设计铸造青铜礼器时刻意模仿被诸多氏族部落所认可的兽面纹玉琮,目的在于藉此笼络其他氏族部落势力,掌控宗教话语权,强化自身统治地位。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往大多见于唐墓之中,隋唐洛阳城遗址发表的三彩出土资料较少。本文以新出版的考古发掘报告为基础,对该城址宫城、皇城、外郭城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唐三彩,与洛阳唐墓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了比较,并出隋唐洛阳城遗址出土唐三彩的特点。7年1月至28年5月,郑州大史学院等单位对温县徐堡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清理了9座两周时期的墓葬,出土有陶器、玉器、贝饰等,为该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邓窑是豫西南迄今发现的宋金时代的窑场,延续时间亦相当长。所烧瓷器产品丰富,种类齐全,烧制青釉、白釉、黑釉等多种釉色,窑变花瓷、印花、刻花、剔花、彩绘、三彩等装饰工艺俱佳,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邓窑遗址发现较晚,众多富有特色的邓窑瓷器,对研究古代瓷器烧造技术及辨别传世瓷器的产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司母戊鼎繁缛纹饰分类分析,提出一些现象并推测主题纹饰寓意。意在引起专家关注,推动相关探究深入。汉画中的长笛形制不一,跽坐、蹲坐和盘腿坐为其主要演奏姿态,表现形式为独奏、伴奏和合奏。汉画中的长笛具有音域宽、音色变幻、易制易带等特点,折射了汉代社会的文乐之风、礼乐之风、四夷之风和民族融合之风。王嘴西地地点位于新砦遗址东城墙东侧。遗址内王湾三期文化遗迹均为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新砦文化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灰沟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西周时期遗迹有灰坑和灰沟,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此次发掘,为新砦遗址的年代和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3~216年,在丰京遗址曹寨村至大原村一带进行大面积钻探和解剖性发掘,确认曹寨古水域为西周时期的人工水域,曹寨南至大原村西的古河道为西周时期的人工河道,大原村东的两个水池是汉代利用废弃古河道和低洼地段挖建而成。这些水系遗存的发现,为研究丰京遗址聚落布局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12年9月至213年1月,武汉大史学院考古系等对古堆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商代和西周时期遗存,包括房址、灰坑等遗迹,以及陶器、卜甲和铸铜遗物等。该遗址的发现有利于认识淮河流域的商代墩台型遗址,对建立和完善淮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谱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巩县石窟现存北魏后期开凿的洞窟五座,分为东西两区。佛衣以上衣重层式为主,据佛衣在洞窟中的演变情况,以及自然区域形势分析,巩县石窟的东西区大约组织开凿,主体工程历经整个胡太后时期(516-528年)。
河南郑州华豫之门报名电话-华豫之门鉴宝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