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通过皮肤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途径。是继口服、注射之后的第三大给药系统 [1] 。它能绕过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被破坏,具有减少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毒副反应、用药方便、患者顺应性好等优点。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
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了治疗效果。
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相对减少患者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TDDs具有以上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皮肤是限制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屏障,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都很小,有些方法可提高其透过速度,但对多数药物来说,达到有效治疗量仍有困难,每日剂量超过5mg的药物不易设计TDDs。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也不宜设计成TDDs。
三、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1.经表皮途径
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此途径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经表皮途径又分为细胞途径和细胞间质途径;前者系指药物穿过角质细胞达到活性表皮,而后者系指药物通过角质细胞间类脂双分子层到活性表皮。由于药物通过细胞途径时经多次亲水/亲脂环境的分配过程,药物的跨细胞途径占极小的一部分。药物分子主要通过细胞间质途径进入活性表皮继而吸收进入体循环。
2.经附属器途径
即药物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药物通过附属器的穿透速度比经表皮途径快,但皮肤附属器仅占角质层面积的1%左右,该途径不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对于一些离子型药物或极性较强的大分子药物,由于难以通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经皮肤附属器途径就成为其透过皮肤的主要途径。
可用部门
康复医学科:骨关节炎、劲椎病、腰椎盘突出、坐骨神经疼、皮下组织扭挫伤、肌肉酸疼
胃肠科:消化不好、急慢性胃炎、肠胃病、肠梗堵、盲肠炎、直肠炎、拉肚子、肚胀、严重便秘
小儿科:儿童腹泻、新生儿肺炎、肺部感染所引起的干咳、小儿便秘
骨科:皮下组织扭挫伤、消炎镇痛等
胸外科:腹腔及腔内做完手术后康复训练
妇产科:经期腹痛、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