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宋庄遗址发掘清理出保存完整的汉代陶窑两座、宋代陶窑一座,在陶窑周围均有功能相匹配的多种遗迹与其共存,这些遗迹与陶窑共同组成了功能较完备的汉、宋时期制陶作坊区。汉代制陶作坊区平面布局由陶窑、房址、灰坑等构成,通过梳理中原地区汉代陶窑形制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并结合宋庄汉代窑址的使用痕迹,推测该制陶作坊始建于东汉早期,至少延续使用至东汉中期。从烧窑所用燃料分析,初步认为陶窑应为民营性质。宋代制陶作坊区的平面布局更趋完备,规模更大,由陶窑、房址、灶坑、粮仓、水井、墓葬及众多灰坑等共同组成,结合房址邻近墓葬出土的铜钱年号,推测该作坊区的使用年代当在北宋晚期。依据宋代陶窑火门内残留的燃料痕迹,推测其性质可能为民营。在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四川博物院整理出两件清末四川劝业公所窑业试验场试烧的瓷器。青花瓷印泥盒上记载了2世纪初四川窑业试验场试烧瓷器的由来;青花绿彩瓷碗仿烧了当时代表瓷器烧造水平的醴陵釉下彩。在此之前,清末四川窑业试验场从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与研究,这两件瓷器见证了人民为振兴实业、强国兴邦所作的不懈努力,填补了清代四川制瓷业研究的空白。从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的过渡期到典型二里岗期,郑州商城从围护宫殿宗庙建筑的小城逐渐发展成内外三重结构的超大型都邑,考古学文化的主体面貌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再趋向一元的过程。郑州商城的城市化进程中都邑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文化面貌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广域范围内人群和资源的集聚、和文化的整合,形成多元文化格局并营建了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都邑,郑州商城在其形成之后逐渐走向一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典型二里岗期晚段,郑州商城达到了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专门的区域和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和制度化的礼仪,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2年枣阳九连墩发掘了2座大型楚墓,M2保存完好,出土乐器22件(套),涵盖金(铜)、石、革、丝、竹、匏、木七类,其中木瑟座和竹舂牍、木雅、柷为首次认识。墓葬出土乐器种类齐全,保存完整,为研究先秦乐器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共发掘墓葬346座,以竖穴偏室墓居多,也有部分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墓多为单人葬。竖穴偏室墓以单偏室居多,多为合葬,也有少量单人葬。随葬品多为陶器,还有部分工具和装饰品,随葬陶器明显可分为两组。此墓地的发掘,为齐家文化及其埋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89~199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发掘了132座晚商墓葬。这批墓葬以小型墓为主,具有"成片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墓葬时代为殷墟文化第四期。这批墓葬的发掘,是了解孝民屯村及其附近商代遗存不可缺少的资料。7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范家庄东北地发掘了两座商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贝等。其中M3的年代属殷墟文化第三期,M4为第二期偏晚阶段。M4内随葬品的摆放及两套陶觚、爵的出现,均对分析殷墟时期墓葬提供了新的资料。3年对银梭岛遗址的发掘,确认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灰坑、火塘、石墙、木桩等,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等。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等将遗址分为四期,年代分别为云南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青铜时代的早期和青铜时代中晚期。该遗址的发掘建立了苍洱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3~24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小屯西地发掘了一座带两条墓道的大墓M1。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随葬品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石器、骨器、牙器和蚌器等。M1的时代为殷墟第四期偏晚阶段。M1的发掘,为探讨小屯宫殿宗庙区及其附近区域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6年,在偃师市吴家湾村发掘了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墓上的圆形封土已被夷平,有长斜坡墓道,为横列前堂式的小砖券顶多室墓。随葬品包括陶、铜、铁、石器等。此墓位于洛南东汉陵区陪葬墓群的边缘,它的发掘对认识东汉帝陵的布局、范围,以及陪葬墓的等级和墓主人身份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4年4月,徐州博物馆对江苏徐州市区西北大孤山北麓的大孤山二号汉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有一地位稍低的合葬者,洞室位于竖穴西侧,内葬二人。随葬品较丰富,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铁器、龟钮玉印和铜印等。大孤山二号汉墓的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墓主应为级别较高的官吏。6年和28年对辽宁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2余平方米,发现8座房址、1个灰坑、1座野外灶址和数十个柱洞。出土遗物以石器、陶器和骨器为主。小珠山遗址可分为五期,其中陶器演变特征Zui为明显。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通过对稻(Oryzasativa)作和粟(Setaria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农业初始阶段即已奠定。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模糊地带—稻粟混作区。该区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呈现南北摆动的动态变化状态。水稻的北进、小麦(Triticumaestivum L)的传播等丰富了黄河流域的作物结构,加上起源于本地区的粟、黍(Panicummiliaceum)、豆(Leguminosae)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在南方长江流域,采集经济的比重则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逐渐降低,形成了有别于华北地区且比较稳定的以稻作为主、渔猎采集并重的生业传统。
明末,盘踞在辽东皮岛的汉人势力刘氏兄弟先后经历了"叛明归(后)金"与"叛金归明"。然归明后的困局让刘氏兄弟逐渐成为游走于明廷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第三股军事势力,并成为明廷与后金之间争取的对象。明廷欲通过刘氏兄弟联络海上汉人抗金势力,建构以皮岛为中心的海上防御后金的军事力量,故积极笼络刘氏兄弟。为化解明朝的海上防御战略,皇太极运用离间计与恩威并施之策,积极"争取"刘氏兄弟势力。在皇太极不断加大砝码之下,刘氏兄弟终于走向后金一边。天聪四年七八月间,刘氏兄弟与后金在盛京、皮岛先后举行秘密盟誓。然随着刘兴治被岛内反对盟誓者所杀,盟誓之目的亦化为泡影。但自此后,明廷海上防御线逐步被后金瓦解,加重了明廷的危局。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金国汗黄台吉与海岛刘兴治等告天盟书》,它是天聪四年后金政权与皮岛刘氏兄弟之间盟誓的历史证物。经对勘,其所载内容与满文文献完全契合,具有独特的历史与学术价值。本文将该盟书与满、汉文材料相互佐证,试图复原天聪四年七月十一日金国汗黄台吉与皮岛刘兴治等盟誓的前因后果等历史面貌,以示该件文书的历史与学术价值。"古代"基本陈列是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后的一项重要基本陈列,从始至终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记述了"古代"基本陈列形式设计从方案初步确定到扩初设计阶段的构思过程。骨器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考古学关注的课题。本文梳理近十年以来骨器研究的新成果,并着重对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地域还是年代上,骨器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均比较相似,片切割和磨制为主要加工手段,"因材作器"是这个时期骨器生产的显著特征。青铜锯的应用是青铜时代制骨手工业的技术性,极大地提高了骨器制作的效率,并对当时的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二里头遗址制骨所使用的铜质工具很可能是铜刀,而非铜锯。Zui早使用青铜锯的年代很可能不在夏代,而在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年左右。青铜锯的使用和城市化的发展,为青铜时代制骨作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市场条件。康熙青花不仅色调鲜明,层次多变,装饰题材丰富;Zui突出的是人物纹,画面中更多注入了现实元素,表现当时的民间生活。本文对康熙青花人物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泰安天书观铁塔造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是一座供奉碧霞元君的道教铁塔。它原有十三级塔身,结构采用砖芯外包铁壳的形式,是目前所知现存Zui早的砖芯铁壳塔。对塔身铭文的详细分析显示泰安铁塔捐资者Zui主要的来源地是河南怀庆府、开封府,在府、县、村镇基层呈现不同特点。铸造匠人来自怀庆府河内县,铸造地木栾店位于怀庆府武陟县,铁塔铸成后向东运至泰安。工程的募捐、运作可能是以香会为组织进行的。泰安铁塔见证了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在明嘉靖年间的流行程度,也是碧霞元君信仰传播至中原腹地的重要证据。
华豫之门咨询电话怎么上-点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