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崮春秋墓为带一条墓道的岩坑竖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属的车马坑三部分组成。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坑中。墓室由外椁室、内椁室、二重棺、两个器物箱、三个殉人坑组成。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青铜器等遗物。纪王崮春秋墓规模大、规格高、结构特殊、出土遗物丰富,对研究该地区东周时期文化和丧葬制度等意义重大。9年9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贵港市孔屋岭发掘汉墓3座,分为砖室墓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均有斜坡墓道,出土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银器、石器等,还出土了一些五铢铜钱。其中M2为异穴合葬墓,时代为西汉晚期,MM3分别为双后室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时代为东汉前期。康熙青花不仅色调鲜明,层次多变,装饰题材丰富;Zui突出的是人物纹,画面中更多注入了现实元素,表现当时的民间生活。本文对康熙青花人物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木俑源于战国楚地。汉代木俑集中出土于四个区域,以甘肃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以四川、两湖和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其中江苏地区出土木俑以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市域为主,类型多样,有仪仗俑、侍俑、伎乐俑以及动物俑。其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内涵以及文化属性显示出楚文化的重要影响。江苏汉代木俑制作延续了楚国木俑制作方法,分别是整木雕刻和拼接。木俑线条刻画上,江苏木俑整体偏圆润,楚俑线条方硬。在发饰、服饰等方面,江苏木俑也与楚俑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木俑组合与墓主身份上,西汉早、中期木俑以兵士类仪仗俑为主,侍俑为辅,有一定数量的乐舞俑;中晚期以生活类俑为主,舞俑、乐俑基本消失不见,部分汉墓仅出现动物俑。楚俑"镇墓兽"职能在汉代木俑中已经淡化,但不同地区的随葬木俑在随葬位置上具有一定共性。水陆攻战纹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种青铜器画像纹饰,其人物形象简练生动,情节描绘翔实繁杂,空间处理宏大开阔,是战国时期高超的绘画技能与青铜装饰工艺的统一。画面反映出人们对自信勇武、拼搏奋争、进取向上精神的崇尚,从文化的深层折射着一种以法家精神为内在理路的审美取向,故在以儒道精神为主流的华夏审美体系中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缀合而来的新材料对甲骨卜辞的研究意义重大,这是学界公论。文中的两则缀合,分别在田猎、气象两方面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新信息。则是《美国所藏甲骨录》484与《甲骨文合集》27898的缀合。缀合后,得出了"斿犬师"的完整称谓,由此可知名字为"师"的犬官是"斿"地之犬官;从卜辞内容看,其与《合集》28799应当是商王在连续几天里田猎活动的占卜记录。《美藏》484在以往研究中不被学者重视,但其内容重要,不可小觑,对于研究殷商的田猎地名、田猎地距离以及地名结构,都有所帮助。第二则是《甲骨文合集补编》4393与《甲骨文录》136的缀合。缀合以后,首次出现"启既"的辞例,与以往卜辞用"既"和"雨"组合而成的短语表示祈求雨天结束的气象用语不同,可丰富卜辞关于气象语言习惯的研究。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袁江十二开《山水人物》图册创作于康熙五十九年(172年)。此小写意图册构图精妙,手法多变且盎然,不仅表现出袁江高超的界画技巧,更展示了其在水墨、色彩以及人物传神方面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关于袁江绘画技法、风格研究的图像材料。本文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就有关袁江的文献展开比较和辨析,着重探讨美术史界存有争议的袁江是否供奉内廷一事,认为袁江在雍正年间祗候内廷的记载基本可靠并提出相应理据:《国朝院画录》实际上肯定了其"曾入画院"为事实;图册中"臣江印"的钤印打破了袁江无"臣"字署款作品的说法,对于袁江身份具有重要的补证作用;《国朝画征续录》成书时间与画家所处时代有所交叠,其中"宪庙召入祗候"的记载更为可信。《抗倭图卷》与《倭寇图卷》两幅画卷在绘成,记录了击退于"弘治"年间来袭的日本大倭寇的战功。画卷中被明军镇压的"弘治"倭寇船,是由大友义镇、大内义长等在西日本具有雄厚实力的战国大名派遣出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博物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是博物馆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协同整合、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对博物馆传统工作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博物馆+"的内涵特征是理念和方法的统主体和客体的统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实现"博物馆+",首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博物馆的运作体系,提升博物馆的供给能力,培育博物馆新的发展动能,做强做大博物馆,发挥博物馆在"博物馆+"中的作用。实现"博物馆+"的重点在于"+"的对象选取,通过博物馆+现代科学技术、博物馆+社会组织、博物馆+产业经济、博物馆+乡土文化,Zui终提升博物馆的职能、优化博物馆的功能,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17年6月17日,"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17年年会暨‘文博出版与新时期使命’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来自全国近4家博物馆、考古所、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博出版单位的8余名代表出席研讨会,其中21名代表分别发言,主要就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包括文博期刊的、文博期刊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文博期刊的办刊方法等。与会代表根据各自的办刊经历和体会,对文博期刊的与道路提出看法,提出文博期刊应对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冲击的可行方案,为文博期刊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铭文被刮磨的小子休盨与小子吉父甗铭"仲小子"的称谓,得知仲乃周幽王卿士虢石父,佐证学者关于虢国墓地M21墓主人虢季为虢公忌父(亦即小子吉父)与M21埋葬年代为春秋早期的观点,并推证其具体时间应为公元前715年至前77年之间。在未能确切论证王城岗大城面积的情况下,不宜过早地宣布"这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龙山文化的城址"。将文献记载的禹居阳城(或都阳城)与王城岗大城联系起来,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关于早期夏文化,学术界还存在着很不相同的认识。
华豫之门海选网上鉴宝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