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配套设备整套流水线设备汽运出口到哈萨克方向 大件跨国物流专家 一站式门到门全程操作代理
大件设备要运达中亚五国?别愁!郑州环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以汽运方案,为您解决超限难题。多年深耕,我们熟悉每一寸道路,每一项政策,确保货物安全、高效抵达。
郑州环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案例
特变电工在塔吉克斯坦参与建设了多个大型电力工程项目,如 500千伏南北高压输变电线、中央直辖区 500 千伏输变电线、杜尚别 2 号热电厂、杜尚别 500千伏变电站等,未明确提及运输方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型电力设备的运输可能涉及汽运
中塔员工并肩奋斗在塔吉克斯坦电网联通和升级改造现场——
跨越高山的情谊
盛夏时节,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骄阳似火,市郊绵延的群山为城市勾画出美丽的天际线。特变电工塔吉克斯坦分公司员工索赫罗布驾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车窗外,输变电线向远方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
索赫罗布正参与特变电工在塔吉克斯坦的一个电网改造项目,经常需要在公司和项目现场之间往返。这次到杜尚别500千伏变电站附近检查设备,特意到变电站看看。
“索赫罗布,近怎么样?”变电站站长帕尔维兹热情地打招呼。
“正在项目上跑。小儿子马上要结婚,还在准备着。”索赫罗布说。
索赫罗布加入特变电工已经17年,自学了一口地道的中文,被中国同事亲切地称为“老索”。“老索”参与的个项目就是杜尚别500千伏变电站。“我在这里一干就是5年,见证了变电站从无到有的过程,也看到了它在我们国家实现电网南北联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塔吉克斯坦电力资源以水电为主,但其水电站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区。此前,塔南、北两大电网系统相互分离,一到用电高峰期,电力调度困难。特变电工进入塔吉克斯坦市场以后,参与建设500千伏南北高压输变电线、中央直辖区500千伏输变电线等大型项目,助力塔吉克斯坦实现了联通南北电网的梦想,提升了北部地区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杜尚别50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移交给塔方。谈起自己的工作,帕尔维兹语气中带着自豪:“这座变电站是塔吉克斯坦电力系统重要的设施之一。中国建设的电力设施十分先进,运营一切顺畅。”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老索”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站在那座山顶,可以看到杜尚别2号热电厂全貌,非常壮观。在杜尚别,几乎没有人不知道2号热电厂。”
没有经历过昔日杜尚别的冬天,可能很难理解“老索”的感慨。杜尚别冬季温度可达零下20多摄氏度,曾经电力不稳定、暖气供应不上。特变电工建起杜尚别2号热电厂后,通过热电联产方式,既能给杜尚别地区供电,也能在冬季给城市供暖。“我的孙子孙女们,再也不会受冻了。”“老索”笑着说。
走进特变电工塔吉克斯坦分公司办公楼,迎面的照片墙记录着企业在塔业务的重要时刻。分公司经理王杨宝介绍,特变电工已先后在塔交付11个电力工程,涵盖输变电网、热电厂、配电网等。多年来,中塔员工深入偏远、艰苦地区,用一座座铁塔、一条条输变电线路在“高山之国”编织出一张强大的电网。提起散布各地的项目,“老索”如数家珍:“我们去过太多导航找不到、开车过不去的地方。只要说出任何一座输变电线路铁塔的名字,我都能找到位置。”
建设起当地电力大动脉后,特变电工继续在塔吉克斯坦参与电网升级改造项目,解决电力输送“后一公里”问题。在分公司办公室里,记者碰到了行色匆匆的穆希迪诺夫,他正在推进电表更新项目。中学毕业后,穆希迪诺夫选择到中国华北电力大学学习电力工程,毕业后进入特变电工工作。在这里,他不仅实现了个人技能的大幅提升,也见证了塔吉克斯坦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穆希迪诺夫告诉记者,每次开展新项目,塔吉克斯坦业主方都会派遣技术人员跟着中方团队一起学习,的塔籍员工还有到中国接受培训的机会。每当项目移交给塔方时,一支的电气人才队伍已培养完毕。“在特变电工工作过的技术人才,在整个塔吉克斯坦电力行业都很受认可。去中国求学,来到特变电工工作,我做了正确的选择。”穆希迪诺夫说。
“中欧班列+海铁联运”中豫港务集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近日,一列装载55柜汽车配件的班列从韩国仁川启航,经海运抵达青岛港后转由铁路运输奔赴郑州,从郑州圃田站搭乘国际铁路班列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此趟班列的顺利开行,标志着中豫港务集团在海铁联运以及过境中转业务领域再获佳绩,深度融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作为中欧班列(郑州)重要的组货业务主体单位,中豫港务集团豫拓公司接到此次海铁联运、过境中转的专列订单后,针对仓位紧张、时间紧张、时效不可控等问题,积极与各相关单位对接沟通,确保了订单如期交付。
据了解,海运和铁运相结合比传统海运压缩了运输时间,货物能够更快投入使用;比空运价格低,能为客户控制运费成本。海铁联运越来越成为客户优选的物流方式。
1月12日,满载家具、服装、日用百货、五金制品和机械设备货物的X9238次列车在赣州国际陆港鸣笛启航,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8天至16天后抵达中亚五国。这意味着赣州国际陆港畅通了“买全球、卖全球”贸易大通道,将助推赣州及周边产品加速出海。
按照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必须立足区位优势,以开放促改革,高质量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部署要求,赣州国际陆港深入推进“四区融合”发展战略,发挥港区联动效应,为我省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注入动力。
赣州国际陆港打造了5条铁海联运精品线路,与深圳、广州、厦门等沿海港口群实现了互联互通,平均每天有5至6列“三同”班列进出,实现了与沿海港口“同价起运,同价到港,同等效率”。与德国威廉港等国(境)外港口开展战略合作,开通中欧“快航”航线。自运营以来,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超1600列,铁海联运班列和内贸班列突破2万列,铁路运输集装箱吞吐量近30万标箱。
为发挥港区联动特色,赣州国际陆港在综保区内增设副卡口,直通铁路场站,实现保税区与铁路口岸物流无缝衔接,创新探索保税区和铁路口岸海关监管代码互认,货物进入铁路场站即视同进入综保区,压缩短驳成本。审批服务事项对照深圳,让“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真正落地,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吸引华为、格力等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选择赣州国际陆港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