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二十年 中亚俄语区欧洲方向全航线铁路运输 多式联运方案灵活
中欧班列铁路运输相关内容如下:
概述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班列,被誉为 “钢铁驼队”,是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产物。
主要线路
优势
挑战
不同路线的中欧班列铁路运输费用存在多方面差异,以下是具体情况:
东线与中线对比
西线与中线对比
东线与西线对比
沧州黄骅港中欧班列春节期间实现双列连发
沧州黄骅港中欧班列新年开行势头强劲,继1月27日第三列班列成功发运后,1月30日第四列班列再度启程,以“双列连发”之势开启2025年国际物流新篇章。
1月27日15时,满载30个标准集装箱、货重388.28吨的第三列班列从邯黄铁路三号货场鸣笛出发,这批价值875.9万元的货物涵盖壁纸、轴承、汽车配件等品类,由河北沧州、保定及山东临沂、潍坊等地集结。时隔三日,1月30日10时30分,第四列班列搭载着457.2吨、货值903.56万元的货物再度启程,该批办公用品、泵阀、汽车模具等产品主要来自天津、沧州、廊坊、衡水及山东枣庄等华北重要产业聚集区。
两列班列均沿黄骅港中欧班列固定线路运行,全程4270公里,预计10天左右抵达中亚重要枢纽城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目前,黄骅港中欧班列已形成稳定开行节奏,1月实现四列密集发运,有效整合了华北、华东地区制造业资源。班列常态化运营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为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特色产业开辟了高效国际物流通道。
春节期间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将开行7列去程班列
播报文章
据齐鲁号欧亚班列消息,1月29日大年初一,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跨两海班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顺利发出。本趟班列是山东中欧班列“蛇年”新春首班供应链专列,满载玲珑集团的轮胎模具、塑料托盘等11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跨越里海、黑海后,预计35天后抵达山东中欧班列塞尔维亚集结中心。
据悉,春节期间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将开行7列去程班列,持续畅通上合组织国家物流贸易新通道,为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山东制造”,全力保障假期我省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2024年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开行1017列,同比增长17.8%,年度开行突破千列,再创历史新高。新开通全省首班经同江至莫斯科线路,跨两海班列、鲁疆班列、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等实现常态化开行。集结中心建设再提速,成功获批国家中欧班列(济青)集结中心,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作为山东高速投资上合示范区的综合性产业园,2024年被列为山东省、青岛市重点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提高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综合服务能力。做实做细“班列+”大文章,大力推动冷链、跨境电商、运贸一体化发展,率先在全国开展公铁联运业务模式试点,率先推行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模式,率先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打造了先行先试的创新。
湖南中欧班列新年,开行累计突破5000列
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早上,长沙北站货场内,集装箱整齐排列,转运汽车来往繁忙,巨型龙门吊左右开弓,一个个装满日用品、电子设备等货物的集装箱被准确无误地吊装到货车车体上。
9时,满载55个集装箱的X8426次中欧班列从长沙北站鸣笛开出,一路驶向欧洲,这是农历新年湖南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开启了“湘企出海”蛇年新征程。
据长沙北站车站值班员沈旭介绍:“由于当前正处于春运期间,上线的临客较多,行车密度较大,只有实时掌握现场作业进度,才能见缝插针地将装好的中欧班列编组到到发线。”
近年来,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开行显示了其对于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的重要价值。湖南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绿色、高效、稳定优势,积极开展营销攻关,培育了“长沙-莫斯科”“长沙-布达佩斯”等中欧班列精品线路以及汽车班列、工程机械班列等制造业特色专列,铺设开行线路15条,覆盖亚欧3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开行超5000列,连续五年稳居方阵,越来越多的湖南本土产品借助中欧班列实现了“走出去”。
据悉,这趟列车是一列“丝路拼箱”班列,即多个企业,多个货物品名拼箱成列。相比一个集装箱只能装单一品名货物的模式,拼箱班列极大地改善了湖南省内中小企业货品多、货量散、难成整列的情况,也解决了大型企业多品名运输的问题。
春节期间,为了保证中欧班列运行畅通,铁路部门内外兼顾,多措并举。对内,面对节日期间股道货物积压、装卸人员紧张等问题,湖南铁路部门利用站机货一体化办公制度,联合货运、机务、车站建立高效有序的协同机制,提前报送调车作业计划,合理安排股道运用,优化装卸作业流程,实现车辆装完即挂无缝衔接。对外,组织营销服务团队节前主动出击,深入本土大型外贸企业,为客户解读运价政策,讲清优势,提前掌握客户生产情况和发运安排,报送运输计划。湖南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帮助企业通过“提前申报”“铁路快通”“定制班列”等模式申报出口,实现货物“即到、即查、即放”,大幅缩短了通关时间。
“春节期间,我们优化了作业流程,将进出口集装箱各装卸作业环节的7项手续,优化为6项,一对一指导客户利用手机智能操作。”长沙货运中心调度值班室副主任李聪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客户在窗口办理发送业务时间由2小时压缩至10分钟,办理到达业务时间由半小时压缩至3分钟。”
下一步,湖南铁路部门将着力拓展中欧班列集疏运生态体系,启动长沙北集拼中心建设,助力本土货源加速出口,并为回程货源提供中转分拨。对接市场需求,推进工程机械中欧班列适箱运输,推进湖南制造运输“公转铁”,为湖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