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口化学颗粒原料到莫斯科 液体粉末特殊形态货物汽运出口俄语区
确定化学颗粒原料的 UN编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
咨询机构
依据分类标准判断
HL危险品运输要求及标准,危险品货运
出口危险品很多人都会选择DHL,并不是所有的危险品都可以进行快递运输,DHL对于危险品的运输还是有一些要求的,长帆国际物流就给大家介绍一下DHL对于危险品运输的要求。
DHL严格按照国际航迹航空运输协会(IATA)和危险品公路运输欧洲协议(ADR)的规定运输危险品。大家需要注意,危险品的操作和运输,并不适用所有发件地和目的地。
锂电池
锂电池是常见的危险品,按照IATA包装指引966, 967,969到970的Section II部分的锂离子或锂金属电池产品的操作和运输,每票可能需要加收附加费。DHL快件不接受已知或怀疑有质量瑕疵或破损的锂电池产品快件。
生物制剂物质UN3373
操作和运输生物制剂物质UN3373B类快件时,要符合IATA包装指引650,并张贴正确的标签。这类快件只能从被批准的,只能运输DHL MEDICALEXPRESS快件的客户那里收取。
超规格货件附加费
对于单件包裹或托盘货,重量超过70公斤或单件任意一边的长度超过120公分收取的附加费用。对于实际重量超过1000公斤或长边超过300厘米的货件或托盘货将无法承运。DHL保留附加费用的评估权。
无法堆叠托盘
当托盘上的货物因形状、包装或内容导致无法堆叠时,或客户明确注明“禁止堆叠”时,将收取禁止堆叠附加费。
徐州凭啥入选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近日,国家“一带一路”办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文件,确定在全国优化布局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打造形成“核心枢纽+支撑基地”高效集疏运网络体系。连云港—徐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功入选。
国家集结中心为什么选中徐州?
截至去年底,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目前,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超过100个,覆盖全国主要内陆枢纽和沿海港口城市。这些班列通过西、中、东三条通道的多条线路,形成了庞大的国际物流网络。
2020年,国家“一带一路”办和国家发改委确定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等5个城市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今年初,优化布局,新增9个,全国共设立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徐州为什么入选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正平分析认为,一是因为徐州的区位优势,徐州地处苏皖鲁豫四省交界,是长三角北翼核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建设,可放大其“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节点作用,成为连接东部沿海港口与中西部内陆、辐射欧亚大陆的陆路物流支点。
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国家战略承载的需要。列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徐州与连云港一道填补了区域空白,也可与郑州、西安等内陆枢纽形成差异化分工。其定位更侧重于服务长三角制造业出口、日韩过境货物及跨境电商需求,强化“双循环”节点功能。
沈正平分析说,入选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是产业升级的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国际物流通道的打通,徐州可加速本地工程机械、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与欧洲技术、市场的对接,吸引高端制造、临港产业向枢纽周边集聚。
中欧班列给徐州带来了什么?
徐州中欧班列始于2015年,2017年纳入全国中欧班列序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开行规模来看,截至去年底,徐州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2000列,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常态化开行工程机械出口专列,助力“徐州制造”走向国际市场。
徐州中欧班列西向通道经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出境,直达德国汉堡、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等欧洲枢纽;南向通道通过中老铁路延伸至东南亚,形成“欧亚+东南亚”多向联动,班列网络辐射欧洲(德国、波兰、俄罗斯等)、中亚五国及东南亚,服务企业超2000家。
从运营时效来看,徐州至德国汉堡全程约15至18天,较海运节省一半时间,成本仅为空运的1/5。通过“公共班列+定制专列”模式,实现去程满载率超95%,回程货源开发率约60%(主要来自中亚农产品、欧洲汽车配件)。
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国际班列、铁海(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河江海联运多式联运品牌,深化与连云港港的一体化运营,形成“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海”对外发展新格局。
徐州中欧班列服务苏北、皖北、鲁南、豫东等区域,推动长三角与内陆联动。一个以枢纽经济为重要支撑,服务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双向开放的门户枢纽和资源要素配置中心,正在加速形成。
入选班列集结中心有何利好?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通过陆路连接亚欧大陆,弥补了传统海运时效长、空运成本高的短板,成为中欧之间高效、稳定的贸易通道。
中欧班列的开行打破了传统沿海地区的外贸垄断,使内陆城市也能够成为国际物流枢纽,带动了产业升级。这种“陆港经济”模式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市发改委国际经济合作和财政金融处处长吴尚奎表示,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直接的获益就是有利于提升徐连铁海联运能力和水平,增强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辐射集聚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有利于铁路运力计划争取,大幅降低班列运行成本,促进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
从更长远影响来看,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将持续推进徐州“枢纽+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集结中心可布局保税物流园区、加工贸易区,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分拨中心。也可以发展“班列+海外仓”联动模式,支持企业在中欧班列节点城市建设海外仓,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
在深化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方面更是长期利好,比如,可以与郑州等集结中心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形成差异化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也可以推动“飞地经济”模式,招引苏南外向型企业在徐州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中欧班列降低物流成本。
徐州携手连云港进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填补了苏北地区国际物流短板,将促进长三角均衡发展。徐州也将从中欧班列“区域性节点”升级为“枢纽”,成为中欧班列网络中的重要增长极,助力徐州从“老工业基地”向“开放型经济高地”跃升。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创新高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频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13年接运首列中欧班列以来,截至今年2月14日,累计接运数量已突破18000列,达到18124列。
目前,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可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地区,集聚了天津、安徽、湖南、四川等10余个省区市的货源。通行线路由开行初期的2条增至71条,运输货物从初的金属、化工、服装鞋帽为主,逐步转变为现在以国产汽车、家用电器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增长态势明显。
为满足中欧班列开行需求,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站场扩能改造,持续推进数字化口岸建设,用好铁路货运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高度协同,通关时间压缩了5%以上。互商优化查验方案,开辟中欧班列“绿色通道”,明确车流查验顺序,边检平均作业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中欧班列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从2013年我们接运首列中欧班列,到2018年累计接运1000列,2020年达到5000列,2022年突破1万列大关,再到如今攀上18000列新高峰,不断跃升的数据展现着我们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的积极贡献,也见证了中欧班列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高质量发展历程。”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二连车站调度车间主任云志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