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营业8000元,2年发展150家店,这家品牌都用了什么招?
30岁出头,24K纯理工男,2年时间发展150家店面,不少加盟商也跟着做得风生水起。
张世魁创立的“焖菜青年”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而他本人也成了不折不扣的“Superman”。
2016年12月,第一家焖菜青年在河南开封正式营业,定位川味焖菜,明档吧台,鲜焖现做。亮眼的设计、独特的菜品,吃客们口口相传,门店始终爆满。100平的店面每日营业额平均7、8千元。
聪明餐饮市场那么大,一定要知道自己切的蛋糕是哪一块
胡子眉毛一起抓,哪个火了做哪个,不赚钱了再换个,这是很多中小餐饮老板和加盟商的做法。结果网撒得挺大,却没捞上几只虾米。
反观焖菜青年,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从创立之初目标就异常明确:瞄准三四线市场,做焖菜品牌。
原因很简单。
一是竞品少。
焖菜市场不像火锅,已经有海底捞、巴奴两位大佬坐上了头把交椅,其他火锅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而焖菜能称得上品牌的不多,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二是市场广阔。
70%~80%的消费人口聚集在三四线市场,并且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让新餐饮在该区域也迎来了发展契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张世魁相信依然可以深水养出大鱼来。
三是降维打击。
无论是环境、菜品,焖菜青年都可以达到一线餐饮品牌标准。高标准的菜品,低客单价位,自然让三四线人群青睐不已。
四是差异化打法。
传统焖锅是一桌一锅,一顿饭下来一种口味。焖菜青年采用单锅单制,口味创新多变,就餐单元也更加灵活,单人份、双人份,家人朋友聚会,老人孩子都有适合的产品,覆盖人群更广泛。
明晰了这个路子,拳头朝着一个方向打,品牌发展才能稳、准、快。逻辑很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相当大的魄力和定力。焖菜青年现在的发展也印证了张世魁当初想法的正确性。
心劲儿稳扎供应链,建好自己的护城河
没有基础的规模,会一夜之间消失。而有内控基础的品牌,可以一夜之间重建。无论外面风云如何变化,内在才是“定海神针”。
如今的餐饮竞争,说到底是供应链的竞争。
为了让消费者能享受到品质如一的焖制川菜,去年9月,张世魁大刀阔斧地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工厂,自有生产核心料品,并与蜀海、餐友等餐饮供应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精选食材统一定制配送,确保产品的严格管控。
目前所有门店已实现料包和肉类产品的标准化输出,Zui大程度减轻店面的人工成本。供应链解决了,一是可以保证食品安全;二是保证菜品口味的统一;三是保证出餐效率。
供应链也是做好企业管理“内控”的基础。张世魁表示,品牌、模式再好,也要做好内控管理,有内控,就有市场竞争力。内控不好,只是借势而上,风口一过,就毫无竞争力。例如网红店,没有完备的内控机制,一阵风过去,境地会很尴尬。
都说近几年餐饮变化快,但张世魁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真正影响行业变化的是技术革新,餐饮的本质并没有变。
例如移动支付、外卖等,拥抱技术、外卖,是为了跟上时代。支撑一个餐饮品牌Zui核心的东西,例如食品安全、口味、服务等,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以海底捞为例,抖音带动了“抖抖面筋球”,但食客Zui终还是只愿意为海底捞值得信赖的品质、口味、服务买单。
就像是电影,如今的观众已经从盲目看脸回归理性,剧本和演技才是整个影片的核心,食客也一样。餐饮市场也如电影市场,要回归本质。
坚持品牌是需要持续投入的一条路
张世魁一再强调,自己做的是品牌,并不是生意。
猛然一看相近的两个词却有天壤之别。投资赚钱看重回报是生意,赚了钱甚至不赚钱还愿意持续不断投入的人,才是真真正正想要打造品牌的。
张世魁表示:“品牌发展是持续投入的一条路,自建立品牌后,焖菜青年已经进行了多次品牌优化升级,17年开始做品牌优化,18年做了两次品牌优化,19年至少还会做一次品牌优化”。
在渠道上,除了聚焦三四线市场商圈的战略方针,焖菜青年还十分注重外卖渠道的发展,目前正在积极与外卖专业机构合作。
焖菜青年的外卖尚属刚刚起步,但未来,外卖渠道销量将会占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甚至40%的比例。
并且,作为以堂食为主的餐饮品牌,焖菜青年的外卖只是将店内剩余的产能进行转化,是1+1的附加值。
张世魁认为,外卖市场还是堂食品牌更有优势,纯外卖品牌的利润过于依赖平台,受平台政策影响较大,例如近期外卖抽成提高,而想要打造品牌,门槛会更高。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