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治疗系统(退烧仪)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冷毛巾、冰袋、退热贴等传导方式散热;也可以采用洗温拭浴、温毛巾擦浴等。目前临床研发出一款针对儿科的冷疗仪,搭配专用的降温小水囊,将其置于患者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例如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若采用冰袋冷敷额头,容易造成不适感,贴合度不高影响散热效果,无法达到快速降温。
儿童物理降温仪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
湿敷帮助降低体温。热的湿敷可退烧。当病人觉得热得很不舒服时,应以冷湿敷取代。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
假使体温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当冷敷布达到体温,应换一次,反复做到烧退为止。以海绵擦拭全身蒸发也有降温作用。护理专家潘玛丽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你可以摄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摄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孩子发烧,敷冰袋有用吗?
答:发热是产热增加和 /或散热减少的结果。要退热,增加散热很重要。经皮肤是主要散热途径,增加皮肤血流就可增加散热。在多饮水前提下,适当提高室温减少穿盖衣物、温水浴都是很好的方法;而冰袋、酒精擦浴只能带走局部皮肤热量,退热效果有限。
如何做到发热时正确有效的物理降温
1. 关于发热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神经系统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
退热药是改变体温调节状况,减少产热,只做到退热的前提。真正退热的效果需要通过物理降温,增加体内散热来实现。
人体散热途径,也就是退热途径有五条:
①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主要途径,占 90% 以上。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应该少穿盖衣物。
②经呼吸散热。发热时呼吸会增快加深。
③经排尿过程散热。多喝水多排尿。
④经排便过程。
⑤使用的医用冷疗仪物理降温
遇到孩子发热要从这五方面帮助孩子进行物理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