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冷热敷机——助力骨科康复治疗
冷疗(coldtherapy),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此法应用已久,但对其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临床应用的目的和适应症并不相同。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降温缓慢,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而冷冻治疗所用的温度大大低于0℃,降温急骤,使组织细胞产生冰晶而被破坏。临床上冷冻疗法是以局部应用为主,而冷疗方法则有局部或全身应用之分。局部应用的冷疗法有冰袋、冰垫、冰水浸浴、冰块按摩、低温湿敷、冰运动疗法(将患部浸入冰水10~20分钟,或用冰块按摩5~7分钟,随即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和氯乙烷喷射。全身应用有酒精擦澡、湿包裹、冷水灌肠等。全身冷疗又广泛用于健身,如冷水浴、冬泳、冰块擦澡等。
冷疗法助力助力康复治疗,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实施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及并发症,减少生理及心理创伤和应激,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患者应如何配合呢?
术 前
1.禁烟、禁酒:吸烟可至组织氧合降低、伤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增加及血栓形成等;戒烟的好处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术前即完成戒烟、戒酒,进行深呼吸的训练。
2.配合做好术前评估:术前全面完成营养筛查、心功能及基础疾病评估,并经相关科室会诊予以纠正,将机体调整至状态,以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术前营养支持:配合做好各项检查,BMI≤18.5,血清蛋白≤30g/L,应配合做好营养支持,选肠内营养,肠内不能满足可以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学会踝泵运动、腓肠肌挤捏、股四头肌的锻炼: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5.学会疼痛评分:以备术后及时使用加压冷热敷治疗设备用来止痛措施减少疼痛。
6.术前肠道准备:术前禁止进食6小时,术前2小时可饮用清饮料(如糖水等,但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饮用),这样可以减轻病人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常规清洁灌肠(肠道特殊手术除外)。
术 中
1.必要时根据病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优化麻醉方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病人能快速苏醒,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和术后肠麻痹,有效的止痛,保护免疫功能。
3.术中输液:术中输液可以保证机体体液量的平衡,防止术中低血压。
4.手术方式: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再搭配使用以加压冷热敷治疗设备促进术后康复。
5.术中保温:术中术后保温可降低出血、提高免疫、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避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率。采取加温床垫、暖风机、液体及冲洗液的加温、部位的保温等措施,以维持中心体温不低于36°C。
术 后
1.早期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即可半卧位或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逐日增加活动量。
2.疼痛管理:可以使用多模式的加压冷热敷治疗设备镇痛来控制疼痛,达到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