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方曾三制高圆紫砂壶】
专家估价:150万
店主报价:160万
李彦君点评:这个壶的名字叫高圆壶,上边这钮是镂空的,底座也是镂空的。这是古钱纹,花款方曾三制。方曾三他早期的壶的数量稀少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比明朝供春壶还少。紫砂现在鉴定也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知道这紫砂不像高古瓷还有出土痕迹,有一些使用痕迹。还有紫砂泥这个时代的不同,古代用的紫砂泥颗粒要比咱们现在粗一些,咱们现在那个铁模具壶、灌浆壶那颗粒特别细腻。民国晚期才出现多孔壶,清朝民国以前这都是一个孔的壶,这是老壶的特点。鉴定壶除了使用痕迹、造型、工艺还有个包浆,这个包浆就是在传世过程中表面形成的一种污垢,或者长期把玩形成那种光泽度叫包浆,这就是鉴定紫砂关键的地方。
搞紫砂的人是知道方曾三的壶是少的,在历史的记载当中他生产的壶就少,非一二年不出一件作品,这就是它少的缘由。这把高圆壶盖子和壶身特别紧密,造型是典型的清代早期的壶式。无论是流、执、盖子、壶身,修制特别精细,特别是它的款识,这是方曾三典型的万字花边款,这就是他本人的作品。
这个回字纹一般就是晚清时候出现比较多,更早我确实没有见到跟这个款识的配搭。这花边款在古代也不是什么太罕见的这种款,这个不是断代的依据。断代的依据是这壶式,当然了你说包浆也对,实际这壶用个三年五年就出包浆了。怎么区别这个包浆和古代的包浆,从里边看这把壶这砂的颗粒肯定要比我们的灌浆壶要粗一点,相对来说比那个普通的壶要细一点。这把壶的里边可以看出我们制作的痕迹,因为做得精的壶从外边看着都很精的,主要是看里边。壶的使用刚才店主说那一点对,有的常用和不常用的壶,包浆是不一样的。这把壶从造型、工艺包括款,我确认就是方曾三本人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经我鉴定,这是一把清初·方曾三制高圆紫砂壶真品。
观察席意见:我们先不论这把壶的真假,就先说它的价格。方曾三是雍正乾隆时期的有点小名气的这么一个艺人,他跟明末的时大彬、清初的陈鸣远、清中期的杨彭年不是一个档次。这三位他是紫砂界划时代的人物,他们的这个东西在拍卖行里拍的话都是几百万。方曾三他的作品的特征,他做得大,器型大,做得多的叫大将军壶。因为它这个壶盖子半圆,它的顶是个圆柱,像过去大将军戴的这个帽子。他的作品价格在市场上也就是两三万块钱,精品一点的四五万,好好的没有超过10万的。在2019年保利拍卖有个方曾三的壶,出现的还有一个邵元祥的,还有一个是无款的,这三把壶拍了9200块钱,这个是可以查到的。
我它的这个真伪,先从它这个顶部开始往下说。它这个钮是明代晚期出现的这么一个风格,说这个钮跟它的时代的风格又不对。如果是真品的话,它这个就是乾隆时期的,他这把壶它是有原件、有传世的,这个原件的钮它是像宝塔那个顶这么一个帽子,它这个帽子就是有些不搭了。
我再往下看,它的紫砂料,看它的年份的早还是晚不是看颗粒的。这个清代制作紫砂壶的工艺流程是把矿石采下来以后进行自然的风化,自然风化以后用人工拉石碾来去把它碾碎。至于说要多大的颗粒,它就要靠这个筛片从20目一直到120目都有,这你自己选。想把这个壶的颗粒做大一些,60目它就比80目肯定这颗粒要粗了,它这个不是鉴定一个时代的这么一个依据。而我们现在就是把这个矿石直接用粉碎机去粉碎,它这个颗粒出来以后大小均匀,形态也差不多。过去自然风化这个颗粒它是有大有小的,形状也不一。像这把壶它这个颗粒,它是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而清代的紫砂的泥料它在颗粒旁边,它有紫砂的其它成分在里面,比如说石英、云母还有铁矿石,它是一种共存的状态,是团聚在一起,这种是原生的早的那种清代的这种泥料特征。而我们现在的你看上去以后,它旁边就缺少这种颗粒。
我们再往下看那个壶底这个款,其实方曾三他这个用款有人统计过,总共有30多个样式,没有这一种方曾三的这种款。他一个就是一个框的,还有就是不带框的,这个是晚清民国的这种款识,放在这个壶上它又不搭。我们再看它的自然包浆,它内部的这个自然包浆是很厚很厚的这种茶垢,看不到里面的紫砂。自然形成的话它应该是深浅不一的,应该是壶上面的茶垢少,底部尽量得厚。它这个里里外外上下都是很厚很厚的,这个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