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透药疗法是一种将药物通过超声波的作用透入机体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治疗特点
综合作用:超声和药物综合作用,不仅能将药物透入体内,还能保持原有药物性能。
药源广泛:所用药源较广,不限于电离和水溶物质,可以根据药物性能配成水剂、乳剂或药膏等作为接触剂被透入。
无电刺激:无电刺激现象,不发生电灼伤,操作简便。
作用原理
超声导入技术:利用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使药物分子和离子获得定向运动的功能,沿着声波传播方向运动。
电致孔技术:采用瞬间的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通道,从而增强细胞及组织膜的通透性,以利于经皮给药。
离子渗透技术:采用不同波形、频率、波幅等多参数的脉冲波,并且经过低频对中频波形进行调制,形成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可有效去除皮肤的极化现象,减少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药物的渗入速率。
治疗优势
局部治疗效果好:可实现局部病变的靶位给药治疗,定量定位准确,能在病变部位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避免全身副作用:避免了药物经过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少了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的负担,以及药物在全身分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操作简便安全:操作简单,一般只需将药物涂抹或注入相应的耦合介质中,对准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即可,且无电刺激现象,不发生电灼伤,安全性高。
临床应用
疼痛科:用于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痛、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的治疗。
康复理疗科: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挫伤、风湿骨痛、运动功能性障碍等的康复治疗。
呼吸科:可用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
妇科:用于妇科炎症、痛经等的治疗。
普外科: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确保皮肤清洁,无破损、溃疡等情况。
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治疗参数,避免出现不适。
孕妇、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等特殊人群禁用。
治疗后需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