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冲击镇痛治疗仪(冷空气治疗仪)
治疗原理
神经冲动通过这些皮肤感受器的传导至大脑皮层,人体迅速做出一系列应激的神经反射,这不是简单的寒冷刺激,而是神经性低温刺激触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自发的神经反射,产生热冲击效应(ThermalShock)。
效应1:刺激皮肤感受器
在皮肤表面产生极寒的温感冲击( 4℃以下),激活以下感受器:
效应2:引起神经反射
●痛感和温度感觉,通过脊髓丘脑侧束传递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压力以及触感,通过腹侧脊髓丘脑前束传递到大脑皮层
●大脑中枢产生应激反应,其诱发的神经反射快速地引起大量的生理反应
效应3:诱发系统性的血管舒缩反应
不断交替的:
●浅层血管收缩
●深层血管舒张
●深层血管收缩
●浅层血管舒张
*帮助调节血流量
*帮助调节淋巴液流量
效应4:移除炎症介质
●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调节血管渗透性,移除炎症介质,如血清素(血管收缩素)、组胺、细胞分裂素、前列腺素
●炎症攻击:抑制组织液内某些金属蛋白酶的合成,缓解症状
●规律性的血管舒缩:加强对酶的抑制
●终止攻击:当酶的生成恢复正常,炎症消除、继而水肿消失、疼痛缓解。
效应5:镇痛及肌松
皮肤温度:
●13.6℃以下——局部镇痛(效果)
●12.5℃以下——神经传导的减少,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减少;使肌张力降低,而达到解痉并减轻痉挛性疼痛
●10-11℃以下——代谢酶的活动也减少了
●6℃ 以下——运动神经即受到抑制
●1℃ 以下——感觉神经也被抑制
疼痛闸门理论:
●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有细纤维传导
●低温产生的温、触、压等一般感觉,激活粗纤维,关闭闸门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
*低温冲击疗法(4℃以下)能产生局部镇痛以及肌松的疗效。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血肿、水肿,以及骨科、外科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疼痛应用
CRPS、急慢性疼痛、足底筋膜炎、痛风、三叉神经痛,以及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腰肌劳损等引起的疼痛;
●运动医学应用
急性扭挫伤、水肿、肱骨外上髁炎、退行性关节炎、急性脱位变形、肌肉软骨拉伤;以及其他损伤引起的运动受限;
●物理与康复应用
ROM的重建、肌肉松弛、肌肉组织应力疲劳断裂、肌腱炎、滑囊炎、腱鞘炎、骨膜炎、慢性风湿性疾病等;
●骨科与外科应用
◎骨裂、闭合性骨折引起的肿胀、疼痛;
◎急性关节扭伤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
◎骨科、外科手术前消肿;
◎骨科、外科手术后周围组织的出血、肿胀及疼痛;
◎关节置换手术后伤口周围组织出血、肿胀及疼痛、关节积液;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红肿、疼痛;
◎整形手术后伤口肿胀、疼痛;
◎口腔科手术后(如种植牙)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产品功能
产品特点
●体表温度检测装置,可实时智能监测治疗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安全有效防止冻伤皮肤,低于4℃灯光闪烁警示,至-1℃停止治疗,确保安全使用;
●迅速降温,20秒内皮肤表面温度降至4℃;
●蓝色光线LED,显示正确喷射距离和治疗范围;
●CO₂单位时间消耗速度1.5g/s,治疗成本低;
●无需等待,直接治疗,治疗时间短,效率高效;
●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常温下,立即升华,不留痕迹。
与传统冷疗比较
传统冷疗法: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冷疗方法则有局部或全身应用之分:
局部应用冷疗法:冰敷、氯乙烷喷射等;
全身应用冷疗法:酒精擦澡、湿包裹、冷水灌肠等。
1)超低温疗法降温快复温快;30秒内将温度降到4℃以下,约5分钟左右恢复正常皮温;冷暴露时间短,无细胞损伤;传统冷疗法20-30分钟将温度降到12℃左右,恢复正常皮温需1小时左右,冷暴露时间长且恢复正常皮温需更多的时间,细胞存在损伤风险。
2)超低温疗法的治疗温度可实时通过显示屏监控,低于4℃蓝光闪烁加蜂鸣音提示,低于-1℃停止治疗;**计算设计的气体流速,无冻伤风险;传统冷疗法无法获知具体治疗温度且无安全警示。
3)产品原料CO₂无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1)超低温疗法直接通过治疗手柄非接触定点作用于受损组织,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传统冷疗法是利用低温介质作用人体,一方面介质直接接触人体,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人体受损组织及介质的消毒也会增加人力、财力的投入和支出。
●创新
1)国际新的超低温疗法,诱发人体神经反射作用,引起全身系统性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可达到深层治疗;传统冷疗法引起的是人体局部反应,且不能达到深层部位进行治疗。
2)超低温疗法制冷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直接通过治疗手柄定点治疗,且治疗部位没有局限,开放性创口周围组织可使用 ;传统冷疗法制冷耗时,非定点治疗,治疗部位局限,无法应用于开放性创口的治疗。
发明:
●一种低温冲击镇痛仪用喷射器;
●一种液态压缩二氧化碳气体专用瓶;
●一种低温冲击镇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