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那时候我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缺乏理解,导致孩子出问题的时候我措不及防,感觉天都要塌了。
走了很多弯路,无条件接纳撞了南墙,我才学会了向内求。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知道孩子情绪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每个孩子从出生都是爱学习的,都是有探索世界的渴望,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从希望、期盼转化到失望和焦虑的。往往是因为孩子心中他求而不得的事情,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结果了。当孩子真正放弃的时候,那种生活的无力感就会开始缠上他,让他陷入内耗什么也做不了,这也就是心理学说的习得性无助。
而孩子厌学退回家里时,父母看到孩子情绪低落很是心疼,在某些人的建议下无条件接纳,让孩子离开学校。这种做法其实加重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因为父母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同情的,站在孩子立场来看,退学休学是因为父母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抱希望了,觉得孩子很可怜,就让孩子放弃。
父母所不知道的事,这样的行为等同于间接的告诉孩子,父母觉得他没救了,不行了。导致孩子内心的目标感和配得感被磨灭,消耗。很多孩子的厌学抑郁,其实是在父母这种失望中被放大,导致他们开始更加怀疑自己。而父母想让孩子在情绪低沉的时候走出困境,需要父母针对孩子问题给予期待和向往,鼓励孩子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告诉孩子:“你现在这么难过伤心,活着比上学更重要,学不上就不上了吧。”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我的说法背经离道,他们会这样想;我以前也让孩子去努力学习,导致孩子出问题了,就是过去我逼得太紧,现在孩子才会一直在这种灰暗的情绪中挣扎。我想反问一个问题:在孩子躺平以前,父母要求孩子追逐的真的是他想要的东西吗?父母真的有做到仅仅是给予孩子期待?而不是不附加别的东西了吗?父母要求孩子学习是可以的,父母和孩子讨论学习问题也是可以的,你们可以做到无论孩子的成绩出现哪些问题,都能够尊重和平和吗?
其实我们很多父母在初中高中的教育背景下被孩子误解,渲染成成绩比孩子重要,孩子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有成绩好,才有可能得到父母的爱。”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些问题,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在父母的攀比和比较中变得越来越难走出来。
我们作为父母的本意不是这样。作为过来人,在我家孩子走出来以后,跟孩子深度交谈以后才知道,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我们和孩子不在一个频道上,阴差阳错,孩子对父母的评价往往就是如此。
其实以前我对孩子的要求带有目地性,表现为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对孩子的生活包办溺爱,导致孩子出现问题。当时无条件接纳阶段,我其实非常的自我,我自以为是是为了孩子好,我的本意不坏,孩子黑白颠倒玩游戏点外卖我都满足,孩子发脾气我小心翼翼地道歉,希望孩子能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正是因为这些理所当然的想法,让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和父母沟通。
亲子关系的大门和教养上的问题,就因为父母的自以为是而被关上了大门。
孩子需要线下心理辅导,需要有人从中引导教会孩子自我情绪调节,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从而解开和父母之间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