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红山文化更有可能传播到此。若我们将齐国所在的山东半岛作为一个文化中轉站,那么从红山文化区到山东半岛大致有两条路线。其一,以辽西地区为出发点,向南传播至京津冀地区,再往南到山东地区。其二,同样以辽西地区为出发点,向东传播至辽东地区,紧接着通过海路从辽东半岛传播至山东半岛。笔者分析认为,这两条传播线路应该是进行的,以条传播为主,第二条传播线路的影响力稍弱。
条传播线路:以辽西地区为出发点,向南传播至京津冀地区,再往南到山东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位于红山文化分布区的南方,两个地区相邻而居,在天津与河北发现的玉器,都受到了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的强烈影响,可以说该地区是西辽河地区玉器文化的辐射区。
在天津市武清区的清代墓葬中出土了属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在河北的围场县下伙房村和阳原县姜家梁各出土了一件玉猪龙,且与红山文化玉猪龙形制基本一致,这也间接证明了这条线路存在的可能。
第二条传播线路:以辽西地区为出发点,向东传播至辽东地区,紧接着通过海路从辽东半岛传播至山东半岛。
有研究指出,在大约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两千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依然通过陆地相连接。从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看,在小珠山下层文化时期,二者就已经发生了文化交流。
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相同的玉器形制主要有牙璧、璧形器、锥形器、环等,其产生原因可能是:一是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相似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共同作用;二是分别受其周围第三种文化的影响,如边缘渐薄呈刃状、侧面呈柳形的璧形器,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分别受到相邻的辽西红山文化玉器影响产生的。我们可以从这一结论入手反推,既然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都受到了辽西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求证从辽西红山文化至辽东半岛再至山东半岛这一传播线路的正确性。
以梁带村芮国遗址M26出土的玉猪龙为研究对象,结合红山文化和梁带村芮国文化两大历史背景,对这件玉猪龙作了文化内涵和功能的探讨,得出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是以猪为动物原型构造的符号,其文化内涵在于:一是红山先民对农业、畜牧业这两大经济基础的依赖;二是红山先民对神秘未知事物的自然恐惧;三是对猪所具有的繁衍能力的向往,主要将其作为祭祀礼器使用。至梁带村芮国时期,玉猪龙的功能已经从祭祀礼器转变为装饰收藏器物,但不变的是对所属者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作用。以M26墓中玉猪龙所在位置和墓主芮姜的个人身份为切入点,对玉猪龙的来源作出猜想,反推出玉猪龙的来源地是春秋时期的山东齐国,并对红山文化的辐射范围与传播线路做出了猜想,认为有两条传播线路:其一,以辽西地区为中心,向南辐射至京津冀地区,再往南传播影响到山东半岛;其二,以辽西地区为中心,向东辐射至辽东半岛,再通过海路传播至山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