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鉴宝报名、鉴宝时间,鉴宝方式:天下收藏古玩街(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东三街)。
华豫之门名师讲堂
宋代饮茶文化较为兴盛,有几个重要因素,其中之一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无论是商业、农业,还是手工业,都较前朝有了很大进步。北宋都城汴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成为闹市,也是居民的集中地,其繁华程度可以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窥见一二,城中茶坊、酒肆等娱乐场所鳞次栉比。北宋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茶叶作为当时重要的商品,其种植范围较前朝更大,茶叶产量不断增加,制造业也更为严格和细致。这一发展与宋代社会的饮茶风气、统治阶级的提倡、市场的繁荣、商品经济的活跃、茶叶植造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宋代茶业的发展,说明饮茶文化已成为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饮茶文化的兴盛还得益于当时的茶政制度。当时,国家针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制定和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和法令政策,比如榷茶制度和边茶互市政策。受市茶制度、牧民生活习性等影响,饮茶文化也极受边疆少数民族的欢迎。梅尧臣曾指出:“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因为当时推行的榷茶制度和边茶互市政策获利较丰,宋代国库也较为充盈。宋朝在制约边疆的也稳定了与边疆少数部族的关系,这为茶叶贸易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宋代饮茶文化中具代表性的习俗莫过于斗茶了。斗茶并非无端产生,而是由品茶演化而来,是在逐步饮茶、品茶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及丰富的想象和实践演化而成的。北宋蔡襄的《茶录》中记载:“斗茶之风,先由唐代名茶、南唐贡茶产地建安兴起。”由此可知,斗茶是在贡茶兴起后才出现的。
斗茶又称“茗战”,是用来判断茶品质优劣的一种重要仪式,先应用于贡茶的品味、选送以及市场价格的竞争。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其中两句诗词“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便记述了斗茶的历史起源。宋代绘画中也经常可见斗茶场景。例如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图一)就为我们描绘了市井中茶贩斗茶的真实一幕。斗茶早见于以产贡茶而闻名的建州茶乡—建安县,当时唐代还未将建安茶纳入贡茶之列,唐朝当时的贡茶地是浙江长兴县的顾渚村。除了种植环境外,交通便利也比较重要。种茶地若离运河和国道较近,茶叶则能很快送至京城。当时地处偏远的建安,显然不在可选择的范围之列。但因建安气候温和,适合茶叶生长,茶质优异,茶叶采制时间早,交通不便,后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仍选择建安作为贡茶之地。很显然,宋代也延续了前代选择,当时欧阳修有诗词记载“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说明京师与建安相隔千里,京师人每年三月都能喝到新茶,又因进贡需要,建安当地茶叶的生产发展与制茶技术随即达到。后来带有皇家色彩的贡茶“龙团凤饼”问世后,建安茶便名冠全国。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记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贡茶中的龙凤团茶由丁谓始创,后经蔡襄精制,改造成“小龙团饼茶”后更得皇室珍爱。因为其专贡皇室,别说普通百姓,就连百官大臣也并不多见。小龙团茶尤为金贵,当时还有句俗语叫“黄金可得,龙团难求”。由于当时团茶需要进贡,建安之地的斗茶之风也为兴盛。